佛菩薩聖號不離口,是許多佛教徒的習慣,乃至見面時,互致問候,也是“某某菩薩,您好啊”,這似乎成了一種口頭禪。
然而,當佛教徒將“阿彌陀佛”佛號,菩薩聖號作為招呼語,口頭禪時,當逢人就稱呼對方“某某菩薩”時,他們究竟是在積累功德,還是在自背罪業呢? 估計很多佛教徒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一、您身邊有這樣“口頭禪”的人嗎?
有一天,我去一親友的店鋪,恰好她不在,一位佛友在幫她看店。
“請問店主去哪了?”我問。
“她剛離開,去探望一位中風的‘老菩薩’了,您先坐下。”那位佛友很有禮貌地回答說。
我當下無語。
學佛的團體經常有組織放生活動。他們每次放生時,一個個對著魚、泥鰍、螺等等稱呼它們是“菩薩”!甚至某某“大師”在“講經”視頻裡稱呼家裡的螞蟻,蟑螂、蚊子等是“菩薩”。
有一次,我們幾位佛友去參加寺廟舉辦的授菩薩戒法會。在授課期間,法師們稱呼我們在家居士“菩薩”或“老菩薩”。如果我們比較聽話照做,就會受到教授法師的表揚:不錯,今年你們這一批“菩薩/老菩薩”很乖。言下之意,如果有不聽話的,就是不乖的“菩薩”!
當然,凡夫嘛,都希望能得到人們的尊重。
因此,當他們聽到法師們稱呼自己是老菩薩,感覺得到了肯定,心裡美滋滋的,似乎自己就是等待往升極樂世界的“菩薩”了,似乎這一輩子在俗世的苦難就因為這一句“老菩薩”,怎麼苦怎麼累都值了。
因此,他們對法師們是充滿著萬分好感。因此,誰要是跟某法師的講法不一致,就是愚癡!
然而,他們忘了我們成就解脫的前提基礎是為什麼,他們根本不明白學佛修行全憑知見正見。
總之,當今佛教界,在某些法師大力呼籲下,似乎張口“南無阿彌陀佛”,閉口“某某菩薩”,無一眾生不是“菩薩”。
結果是:模糊了聖號概念,貽害了眾生慧命!
很簡單,既然都是“菩薩”,那麼娑婆世界就不是五濁惡世了,就是佛國淨土了,也就不需要這些法師來苦口婆心的號召一句佛號念到底,決定往升極樂世界了!
二、是誰宣導了這種“口頭禪”?
當今飛速發展的網路科技,為佛法的傳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於是,某某大法師,什麼大活佛就利用虛擬的網路世界,進行所謂的“講經說法”,這些說法專門撿眾生喜歡聽的講,比如——
“眾生都是佛啦”
“只要一心念佛號就能成佛啦”
“你把吃藥的錢供養寺廟,你的病就好了啦”
“你只要行善就是最好的風水啦”
“你多放生就會改變命運而發財啦”……
而很多學佛者由於佛法基礎理論知之甚少,一聽學佛或念佛號等有如此的好處,就把這些講經者當作佛菩薩般的恭敬,認為他們講的就是佛法,甚至到了八識田中形成所知障,只要不符合這些人講的,就不是佛法。
甚至某法師更是大講特講淨土法門。說,其他的佛法、教誡都不需要學習,一句佛號是“萬人念萬人成”,到極樂世界比回家還方便,真是又輕鬆、又簡單。
此言正合許多學佛之人的心意。修行多累啊,什麼修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發菩提心等等多麻煩,而今,這一切的“麻煩”只要一句佛號就代替了,多輕鬆啊。
於是許多學佛之人對此類法師頂禮膜拜,因為是他傳給了眾生“成佛捷徑”,宛如那位老法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誰要跟他不一致,就不是佛法,於是前面提到當今佛教界行者之間互稱“某某菩薩”的現象就習以為常了。
還有一些法師甚至給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萬法唯心,我們念佛目的是要往升西方極樂世界,將來都會成佛。現在見面時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下成佛的種子,稱某人“菩薩”就種下菩薩的種子。甚至有說,現在稱呼別人“阿彌陀佛”,就是增強他們成佛的信心,是一種“法佈施”。
殊不知,這完全是偷換概念,破壞倫理的邪見!這些說法嚴重違背佛陀教誡,違背萬事萬法是因果的佛法真諦,貽害了眾生慧命。
不得不說,這真是學佛人的悲哀!
三、如此玷辱聖賢的“口頭禪”不可取
針對當前佛教界亂稱菩薩的現象,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不要亂稱菩薩玷辱聖賢》中明確指出:亂稱菩薩是玷辱聖賢。我們佛弟子的禮儀也要符合世間的倫理。
我們只要細想一下都會明白,一個剛剛開始學佛,面對浩瀚如海的佛法有幾分瞭解?怎麼可以互相稱呼行人為菩薩或佛呢?
眾生無始劫輪回,貪嗔癡慢疑業報之身,有生老病死等苦,要靠勞作才有吃住穿行,怎能與佛菩薩相提並論呢?雖然大家發心學佛想成菩薩,即便行持很正,最多還只是因地菩薩而已。
而要修到登地菩薩,還有從一地到二地直到十二地以上大摩訶薩的漫長過程。菩薩神通廣大、遊戲三昧!凡夫眾生有此聖量嗎?翻開南無釋迦牟尼佛的佛經,在哪一部經典上有稱眾生是菩薩呢?
因此,當我們得知錯誤稱呼後還不糾錯,繼續我行我素,那就是瞎修盲練,徒勞行了!
真正的佛弟子應該依法不依人,不管某法師講得再“天花亂墜”,聲音是如何慈悲柔和,面容是如何慈祥,對我們如何稱“菩薩”,我們都必須用128條知見進行鑒別,因為我們的目的是了生脫死,不是為了來聽好話,戴高帽的。
撰稿:福智
編輯:東山
轉載自:學佛新視野 微博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