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女子,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公務員,因為沒有結婚,加上平日生活單純,開銷不多,所以,身邊存有不少積蓄。有一對夫妻知道她小有積蓄,因此,陸陸續續向她借了七百餘萬元做投資,但最後都虧損一空。那對夫妻因為無力償還借款,竟趁夜一走了之,消失無蹤。

這位女子見他們避不見面,內心非常氣憤,於是,她無時無刻都在用惡毒的言語詛咒這對夫妻,詛咒他們的房子被燒得乾乾淨淨。然而,天不從人願,自己的房子反而先發生火災,讓她花費近三十萬元才修繕完成,恢復原狀。
其實,那對夫妻也是被人詐騙的受害者。他們為了躲債,隱身在一處偏遠的果園工作。夜深人靜時,夫妻二人常常相對哭泣。後來那對夫妻時來運轉,他們所擁有的二塊土地先後被建築商人看中,並在交易完成後,獲利近二千萬元。
於是,夫妻二人回到家鄉,找到這位公務員女子,並清償所有債務,也恢復了舊日的歡笑。
另一則實例: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對於她不忠和缺席的丈夫,心中充滿憤怒,並且策劃著各種報復行動。有一次,她從市場購買新鮮水果和蔬菜,無意中從老闆用報紙製成的袋子上,看到一位僧人的談話:「沉迷於報復的慾望,比傷害我們之人的行為,對我們福祉造成的長期傷害更大。」
看完後,她心有感觸,眼淚簌簌地滑落她的臉頰。因為,長期以來她心中充滿怨恨,生活毫無品質可言。她哭著哭著,終於眼淚止住了,覺得自己心中彷彿卸下了一塊巨石。因為她已經原諒了她的丈夫,現在決心在沒有丈夫的情況下過上最好的生活。
其實,在生命過程中,一個人長期所做的行為,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很容易成為自己的習慣。一個人無論是善良還是邪惡,都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所造成。所以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行善避惡才是一個有智慧的行人。
明子 編輯
本影音為「【菩提心行】詛咒別人,禍害自己」,歡迎十方大眾轉載連結弘揚正法,唯請標示註明本影音之原始網址如下: • 【菩提心行】詛咒別人,禍害自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