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暫別了喧囂的城市,擺脫了瑣事的牽絆,我與同修們來到山清水秀的溫泉之鄉——溫湯鎮,聞法共修,別有一番滋味。
二十天,相對漫長的學佛生涯來說,只能算是短暫的瞬間,但因生活環境、學習形式的不同,我獲得了多年學佛過程中未有的受益。
此次共修中,我們恭聞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東行說法》系列法音。我深感這套法音是專為敲醒我等愚癡眾生而說。佛陀講法深入淺出,契機契理,字字璣珠,句句中肯,直擊眾生的要害,這是我之前不曾有過的感受。短短二十天,打開了我另一片天地。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修行?如何觀照?如何才能了生脫死?佛陀的教誡時常在我耳邊迴響,讓我嘗到了堅持聞法的益處。我從“要我學”轉到了“我要學”。
通過此次共修,我方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告誡修行人“要在人群中修,在師兄弟面前修”的奧妙所在。
以前我一直覺得大家的修行都不錯。一周兩次的聞法共修,同修們和睦相處,都顯得頗有修為與覺悟。然而在集體生活中,以前的謙讓修養慢慢消失了。
起初幾天,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突然被顛覆,大家覺得很難忍受。有怕冷的,有嫌熱的,有口味清淡的,有喜好重口的,有吃葷的,有純素的,有早起的,有晚睡的……以前的“一派和諧”很快閃崩,雖然表面仍不失“修行人”的姿態,但心思早已寫在了臉上。
眾生都是由於無始無明的業力蓋障,造成了我執習氣熾盛啊。彼此試圖用種種道理說服對方,理由也很充分,年邁的覺得應該得到照顧,體弱的希望得到更多關懷,總之都希望對方為自己改變。但長期的習性,誰又能說改就改呢?在各自的堅持下,種種矛盾產生了,平時笑容可掬的表情頓然變臉,寬厚謙讓的包容蕩然無存,親密的同修甚至成了勢不兩立的冤家……
期間遇到一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一天大家去一所寺廟拜佛,下山時,有位師姐因關節疼走不了,便請司機扶她下山,卻因此耽誤了時間。早已下山的師兄師姐們有些著急了。有位師姐就批評了晚到的師姐,被批評的師姐認為是自己腿疼才耽誤了,不是故意要浪費時間,就指責對方太沒慈悲心了。於是兩位師姐爭執不休,還因此心懷芥蒂。看到這一幕,我想到自己平時對待同修也常常不問緣由指責對方,造成了很多誤會。其實歸根結底,造成紛爭還是我執作祟。因為我們總希望別人對自己理解多一點,在乎多一點,但我們又為別人考慮了多少呢?
假如有紛爭的雙方都能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在產生誤解後,好言溝通,便可化干戈為玉帛,一切紛爭即刻化為烏有。凡人和行人的差別僅在一念間,就看你當下的起心動念有沒有反觀自己在修行。
所幸我們有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的教導,恭聞法音後,佛陀的教誡如照妖鏡般照出了我們各自面紗下的醜陋我執。大家覺得羞愧難當,無地自容,才知道聞法多年都白聞了。以前的滔滔不絕,在對境面前根本不堪一擊,抱著我執的修行只是毫無實證、自我欺騙的徒勞行而已,哪裡談得上了生脫死?
隨著聞法深入,我們學會了在我執抬頭之時當下迴光返照,將之打退,和諧的氛圍又回歸了。
修行沒有什麼大道理,就在於心念上是為己還是利他。
修行應從寬容他人處著手,嚴於律己中精進。我們多問問自己,今天修了增益還是損減?一日三省吾身,必然受益匪淺。
文/桂紅
轉載自:華藏學佛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