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般人都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倘若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發現錯誤,承認錯誤,進而改正錯誤,這是很令人敬佩的行為。
實際上,我們經常看到的狀況並不是這般崇高的品德行持。多數人在犯錯當下,總會礙於面子掛不住的問題,明知自己犯錯了,卻不願當下提起勇氣承認改正,反倒往往都想編一套如何讓自己不要失去面子的說詞。以為保住了面子,不過這種錯誤的計量心態常會適得其反,更讓對方很清楚明瞭我們是什麼樣一個低層次的為人!
戰國時代趙國老將軍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廉頗是個戰功彪炳的將軍,一生為趙國出生入死,當時有個文官藺相如,他在秦王威脅下還能達成完璧歸趙,因此被封為上卿,排名在廉頗之上。對此廉頗很不高興,但是藺相如並不在意。廉頗後來得知藺相如為國家安危的考量而不斷忍讓,自我反省,知道自己不對,於是以老將之尊,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登門請罪。
《資治通鑑》上「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周處消滅猛虎與蛟龍之後,無意中得知自己原來也是大家害怕的原因,決心改過。後來拜陸雲為師,努力學習而後擔任官職,努力為百姓國家奉獻心力。不但沒有用逃避面對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而是用自己一生的貢獻來彌補。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禹,聽到善言,就拜謝。這樣的境界又更高了,已經都放下面子的執著,對於別人幫忙發現的過錯,都能包容並高興別人的協助指正,幫助自己知過能改。
因此,我們只要願意鼓起勇氣,願意放下執著,就可以做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深知凡是能知錯、認錯、改錯、不再犯錯,更不懼怕面子掃地,那就離成就越來越近了! 如同之前提及的前人先賢這般自我反省的心行,是很值得學習效法的。
Bình lu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