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eng Ancherng

學佛修行要守戒,很受約束,很麻煩嗎?


佛教戒律是在約束我們還是在保護我們呢?


我有個做企業的朋友,最近因為企業效益不好,心情很糟,找到我吐槽求解。我告訴他:“來學佛吧,一切會慢慢好起來的。”


他瞪大眼睛看了我好一會兒,說:“學佛?皈依?那豈不是要受戒、守戒,那很受約束,很麻煩的。


“你說的也有道理,比如,我們開車,綁安全帶多受約束啊,多麻煩啊,我們是否可以不綁安全帶就開車呢?”我隨口一問。


朋友知我所指,沉默,不作答。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抱著與這位朋友同樣的觀點“學佛守戒很麻煩,很受約束,不自由……”等等。


那麼,佛教戒律是在約束我們還是在保護我們呢?





首先,戒律是修行人的“安全帶”,習慣了就好。


佛教戒律實際上就是佛陀警戒修行人要綁的“安全帶”,是修行人的自我保護裝備,而不是捆綁手腳的繩索。猶如開車要綁安全帶,是為了避免急刹車時我們飛出車窗受傷,雖然感覺被綁住,但習慣了不也自然了嗎?


無論是“五戒”“十善”還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或是學習某部佛法要受的戒,都是佛陀慈悲眾生,遞給我們的一個個盔甲。我們接過盔甲,將頭套進去,穿起來,這樣“上戰場”才不容易受傷。


如果認為穿盔甲很麻煩,很笨重,只是讓盔甲在眼前晃一下,或將之束之高閣,那麼盔甲是盔甲,我們還是原來的自己,最後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


因此,學佛修行時守戒就如同護命,是沒有可討價還價的地方。特別是對於那些想成就解脫,想了生脫死的修行人,每一條戒律,都應該落實到自己的身上,落實到自己的思想言語行為上,那樣才能走向成就彼岸。


當然,如果只是將學佛當作興趣愛好,趕一下“佛潮”,做一回“佛媛”,而並非想真正修行,那也就無所謂守戒了,也就無所謂“斷惡修善”,無所謂綁“安全帶”,穿盔甲了。此類人等橫豎都是要輪回,橫豎都要償還因果業報的。





其次,因果業報與是否在學佛無關。


平時,有些很善良的修行人自己遇到很大的麻煩,或者事業衰敗,或者家人生病,遭了惡報,有人就以此認為,修行也沒什麼好處。


“他那麼虔誠的學佛,不是照樣沒好報嗎?”常聽到身邊的人如是說。


糊塗啊,他如果沒有那麼虔誠,今天可能連命都沒有了,又何止是破一次財或生一場大病呢?這是因果不昧啊!


同時,你看到他很虔誠,你看到他往昔犯戒的行為了嗎?


守戒,實質意義是為了“止惡”,是為了不種惡因、不結惡緣,避開惡果。學佛者種了惡因,會結惡果;不學佛者種了惡因,同樣要結惡果。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絲毫不錯謬,誰也逃不掉。


因此,認為不皈依佛門,不學佛,就可以肆意殺生,隨心所欲去做一些壞事者,那只是玩“掩耳盜鈴”的遊戲罷了。


修行人破戒猶如盔甲已經穿了一個洞,即使因為做了善業功德,佛菩薩加持福報給我們,福報也許會從洞口漏出去的,同時還要償還破戒後的因果業報。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在迦葉佛住世時,當時有一位大施主的女兒皈依出家,她很快就成為一位傳授佛法的上師,得到許多人的供養,但她會把每次所得供養、財物,分享給其他僧眾。但由於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請求僧眾幫忙,但因僧眾都在忙碌無法幫她。她頓起大嗔恨心,遂惡口咒駡僧眾:“你們一點良心都沒有,像母狗一樣。”


雖然後來此比丘尼知錯懺悔,不該惡口罵有聖者在內的僧眾為“母狗”,但這個惡業最先成熟,她在轉生五百世母狗之後,到了釋迦世尊住世時才得以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因此,要想生活過得好,事業做得順,家庭能和諧,平安健康,不論是否學佛,不論是否受戒,都應該綁好“安全帶”,穿好盔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我們的小日子才會越過越美滿。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群人,他們也想學佛,但又因為工作身份等原因的約束而不能皈依佛門。他們能學佛嗎?他們學佛能成就嗎?


答案是可以的。他們即便沒有皈依佛門,即便沒有拜到聖者為師,但只要能按照當今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極聖解脫大手印》中修行部分的最頂級無上的修行法——《暇滿殊勝海心髓》和《最勝菩提空行海心髓》兩大心髓去行持,同樣能福慧圓滿,成就解脫。


總之,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能守戒才能修定生慧,犯戒就是自尋墮落。一切都是因果定律,與佛菩薩無關,與學不學佛無關,與是否皈依無關,一切都在我們自己的選擇。


正是:自己要作死,誰也沒辦法;真修求解脫,誰也擋不住。


撰稿:佛前燈/在路上


轉載自:學佛新視野 微博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