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曾經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使我有洛陽二頃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有人說他不自量力,竟然自比蘇秦。有人知道他經歷的過往所以瞭解他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的典故源自于戰國時期的謀略家蘇秦,他自幼家境貧寒,後來到鬼穀子那裡學了一身驚世的本事,當學藝有成後日子反倒過得更慘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歷經磨難的他終於扛了過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六國封相。
在他榮歸故里衣錦還鄉時,昔日曾經嘲笑他的人跪了一地,蘇秦看著跪在地上的這些人發出了這句感慨:“使我有洛陽二頃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就是說但凡當年我在洛陽有人給我兩畝地,我也不至於逼自己努力成了六國宰相,這就是這個典故的由來。
至於郭德綱成名之前曾三次進京準備一展宏圖,但一次次的都是除了碰壁還是碰壁,到了第三次進京,郭德綱就基本放棄了自己的遠大志向,為了能活下去已經準備只要有人收留他給他一口飯吃他就甘心給人當狗了,但是就這樣也還是沒有人願意收留他。所以郭德綱拿蘇秦自比,就是說當年但凡有人賞他一口飯吃他也不至於扛個德雲社出來。
其實人走到絕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鬥志。所謂絕境不過是另一種重生,古德先賢的例子不勝枚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巴頓也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穀底的反彈力。”
回首反思我們經歷的人生中難熬的那些時光,那個時候是多麼恐怖的體驗。時過境遷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些事又算什麼呢?那樣的情緒和心態對結果毫無益處,而且當時覺得那麼可怕的事情,放到漫漫的人生路上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了。每當這樣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其實都是在庸人自擾。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撇不下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當我們學會不跟自己較勁時,生活中便多了那份雲淡風輕。當我們不與煩惱較勁時人生的路就會變得更加寬廣。
諸葛亮居茅廬時說:“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劉備去世的時候講:“屈身守分,以待天時。”孫臏在兵法裡寫道:“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北宋宰相呂蒙正解釋得非常清楚,他說:“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縱使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邦。即使武略超群,太公釣于渭水。”成就人生輝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所有的高手都知道擇天時而行,天時到了自然可以起飛,甩開膀子大膽的幹。但是天時沒到那就要按照中庸所講“韜光養晦,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待著,這個時候折騰的越猛,對自己的傷害就越大。萬物皆有跡可循,可偏偏有人看不到,也不相信天時,就是一股勁的猛幹。君子居易以俟命,進是樂,退亦是樂。小人行險以僥倖,進是憂,退亦是憂。
任正非40歲創立華為,曹德旺41歲成立福耀玻璃,宗慶後44歲才成立了哇哈哈,張忠謀56歲成了台積電,芒格38歲才剛剛涉足投資行業,山德士66歲創立了肯德基。在此之前,他們都經歷了難以名狀的人生低谷,而我們現在大多數人30來歲就想著成名立萬,賺到足夠的錢,然後人生得意須盡歡,盡情的去享受,那麼我們永遠也登不到山頂。
我們都太急於求成了,我們的眼裡只有山頂,卻靜不下心來去走好自己腳下的路。亞馬遜CEO貝索斯在一次訪談時說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如此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巴菲特送給了所有人一個非常紮心的答案:“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於《世法哲言》中如是教誡我們:“事業之就亦複如是,足踏其實,步無虛發,真知之具由然實鑒,具實者于高難而不畏其困,故攀之于高而在於實。”
意思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營事業,就像是修建高樓一樣,首先要打好地基。把自己鍛煉的具有真才實學,積聚足夠的能量,最後才能進入實踐。並且,在具備可以運用於實踐的知識和力量以後,還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千萬不能在中途遇到困難阻障就半途而廢,要知道想要成功經歷些障礙和挫折是必然的,只有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才能取得成就。所以,攀之于高而在於實,基礎牢靠,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登上去,才會達到事業的頂峰。
撰文:多持
編輯:去一塵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