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帆有一個很節儉的親姑姑,還記得綺帆小時候,綺帆的姑姑也曾擺攤做生意,那陣子是寒冷的冬天,綺帆的姑姑到彰化八卦山風景遊樂區擺攤,綺帆也利用週六放假時間過去幫忙,不過從家裡騎摩托車到八卦山將近1小時的車程,寒風凜冽,還真是不好受。
從沒賣過東西的綺帆,第一次跟著姑姑擺攤做生意,真的很特別,第一次遇到客人問綺帆:「這舒跑一瓶多少錢?」、「這養樂多怎麼賣?」、「這茶葉蛋怎麼賣?」、「這仙桃怎麼賣?」,順帶一提,彰化八卦山常有許多香客來到這裡拜拜,綺帆的姑姑才會想說賣些仙桃。那陣子,綺帆老家的廚房擺放了好多食物,但小朋友只能用看的,口水不知流了多少次,綺帆知道那是姑姑要拿去賣的。
印象中,八卦山人潮很多,但光顧我們的攤位,願意買東西的客人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多,有的客人問了價錢並沒有買,畢竟那裏的攤販還蠻多的。綺帆的姑姑還為了擺攤做生意,特地買了一個電子磅秤,感受得出姑姑花了不少錢,對綺帆的姑姑來說,她平時多麼省吃儉用,而擺攤做生意並沒有什麼起色,那年冬天過後,綺帆的姑姑也把攤位收了。想想,窮人做生意的辛苦錢,真的是得來不易啊!
綺帆在想:有人生意興隆,有人店面卻是門可羅雀。有的人看起來沒有很聰明,但事業如日中天;而有的人看起來很聰明,事業並不順遂。再比如,有人處處有貴人相助,而有人卻時時受阻。為何有天壤之別?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因果!
直到有一天,綺帆遇到生命中的轉捩點,才知道因果不昧的道理。那因果是什麼?任何事物的結果、結局,是過去、今生自己所種的「因」而結的「果」。如果過去世,樂於助人,不與人計較,廣結善緣, 就種下了善因,因緣成熟,就結下善果,當然處處有貴人相助。相反的,如果過去世,待人尖酸刻薄,自私自利,時時只想到自己,不為他人著想,就種下了惡因,因緣成熟,就結下惡果,事業就常常碰壁,時時受阻。
阿王諾布帕母「入法門論」一書提到「有因則必先於有果,有果則必後於有因。」「有幸輪迴於人道是果,前生前世之善業為因;說話、走路、思想無一不是因果所屬。」「乃至一聲咳嗽都是因果,咳嗽是為因,對周圍環境的聲音影響是為果。」因果如影隨形,起心動念也是因果,因意業種下善因得生善果,由意業種下惡因則得生惡果。
種善因,才能累積福氣,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想必他的過去生中累積了許多福德。但這輩子他還得繼續累積福德並懂得學佛修行以轉換因果,否則當享盡榮華富貴,痛苦也隨之而來。窮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往昔惡業所顯或沒有布施積福;富人之所以富貴,是因為往昔善業感報或做過布施。了解因果之後,從生活中開始培福,有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綺帆深信因果不昧,一個善念布施,便是種了一個善因,用因果改變人生,多積布施之因,因緣和合,便得財富之果。又將財富幫更多人,廣結善緣,福報便可增加。時時為他人著想,自利利他。反之,如果你經常刻薄、占人便宜,自己的果便是人緣差和貧窮了。
綺帆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Comments